近五年里的中國(北京)國際墻紙墻布窗簾暨家居軟裝飾展覽會,每年到場的企業基本上保持在1500—2000家左右,行業里一二三梯隊的公司大部分都能到場。
其中值得關注的現象是,至少有上百家品牌連續參加北京的軟裝展,并且投入重量級的資源。另有部分品牌同時參加北京、上海兩大展,充分挖掘展會的流量價值。
在本篇文章里,我們以北京軟裝展為主要觀察對象,看看那些長期投入重點資源、深度挖掘軟裝展價值的公司,都是誰、是怎么做的、取得了怎樣的成果,以便為更多軟裝企業提供參考。

重兵布局軟裝展的五種現象
對展會的重視,在大家居行業里已持續多年,軟裝企業也不例外,部分公司從10年前,就已陸續參加各類展會。
不過近幾年里,出現了一種新的變化,就是資源向頭部大展集中,無論是參展企業的規格與數量,還是專業觀眾的流量,都在向少數核心展聚集。
在大軟裝板塊,企業可選擇的專業展會其實很少,主要也就是中國國際墻紙墻布窗簾軟裝展。
該展已持續30多屆,走的是一年雙展模式,春季在北京舉辦(簡稱:北京軟裝展),秋季在上海辦(簡稱:上海軟裝展),兩展加到一起,已成為大軟裝行業的風向標,其話語權與凝聚力,可以說是無人能出其右。
以2019年為例,參展廠商超過2000家,專業觀眾更是突破15萬人次。
2021年雖然受疫情影響,但吸引力并未明顯下降,約1500家企業入駐,4天時間,觀眾超過10萬人次。
在公開渠道里,有品牌明確提到參加北京軟裝展的時間,比如柏克利,從2008年屆北京軟裝展開始,就沒有缺席過,并認為對墻紙墻布軟裝品牌招商,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米素、領繡、沃萊菲、雅琪諾、新絲路白璧、紅旗、索弗侖、艾是、摩登野獸、藝龍、北臺壁紙等公司,都是多次參展,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參展模式。
大材研究發現,重點布局軟裝展的動作里,普遍存在五種主流現象:
1、每次北京或上海軟裝展結束,都有參展品牌曬出漂亮戰績,明顯的規律是,這些成績優秀者大多屬于長期參展者。
2、長期參展者普遍建立了比較成熟的參展模式,比如以新產品的上市作為主題;或者習慣于在軟裝展上發布新戰略新模式;或者主打創意的營銷動作,實現關注度爆破。
3、圍繞展會的整合營銷力度有所提升,不再局限于展會現場,同時調動線上線下的傳播資源,在展前展中展后組織多種形式的宣傳,擴大聲勢,拓寬流量來源,放大參展價值。
4、展廳面積普遍拿得比較大,多為300平米以上,甚至出現了500平米左右的情況,既用來展示品牌實力,更重要的是全面展陳旗下產品,并以家居空間的形式營造場景化體驗。
5、從產品的豐富陳列向場景化、方案化的布局轉型。五年前,企業習慣于大量新品、重量產品的展示;近五年來,更多企業愿意通過場景化、方案化的做法,借助高顏值的軟裝空間突出重點產品。

軟裝樣本觀察:他們代表了航向
我們以北京軟裝展作為主要對象,選擇了十多家參展品牌,對其近五年來參展布局做一梳理,這些主角包括:
米素、愛漫時、雅琪諾、摩登野獸、艾是、領繡、玉蘭、可羅雅、蝶繡、甲殼蟲、特普麗、索弗侖、新絲路白璧等。
米素參展的時間較長,2015年時,就曾組織過一次頗有創意的展廳藝術秀,工作人員以“黑紗蒙面、黑衣覆體”的神秘形象亮相,一時成為展會話題。
此后一路創新,2021年再次表現不俗,將門店搬進了展廳,1:1還原專賣店的設計,并且一次性推出裝企體驗店、商場引流店、渠道拓展店三大場景,以網紅空間吸引觀眾。
同時,米素的現場策略頗有亮點,推出“送流量”和“送甲殼蟲汽車”活動政策,在同行中相當搶眼。這種現場創意策略,已成為米素的一大參展亮點。
愛漫時參展的熱情同樣非常高,自公眾號開通以來,多次推送跟北京軟裝展有關的信息,并曬出參戰業績,為線下造勢。
比如2017年,愛漫時組織全系列品牌上陣,包括愛漫時、蓓特雅、麗致(國際)、墻彩等四大墻紙品牌,還有愛蓓麗、沐臣兩大墻布品牌,產品覆蓋時尚新中式壁紙、蠶絲工藝無縫壁畫、無紡圓網浮雕壁紙、無縫壁布高精密美式墻布等。
2018年時,重點推廣無紡圓網浮雕系列以及106cm寬幅鎏金深壓紋系列產品,旗下提花、刺繡等壁布產品頗受關注。2019年時,則曬出戰報,簽約門店近500家,成交額達300多萬。
到2021年時,愛漫時已發展為比較成熟的多品類軟裝企業,主推墻布、窗簾、墻紙、墻咔、皮雕等,3月的北京展結束后,提到簽約331家門店。
在參展推廣上,拿出新的手筆,比如組織《三個女人一臺戲》直播,同時迎來了中國建材市場協會工程招標采購分會的參觀團,交流工程項目的招標采購。
在近幾年的北京軟裝展上,經常看到雅琪諾的身影,品牌很重視,每年都有新策略,熱度也比較高。
早在2015年時,就帶著雅琪諾壁紙、美綺壁紙、諾維琪壁紙同時參展。2019年時,雅琪諾又出新招,迎合精裝時代展出“集成軟裝速配空間”,推進軟裝整體化。
到2021年時,展廳通過復刻SpaXe超級空間,融合墻紙、墻布、墻咔、窗簾等全系產品,提供方案化體驗。
作為新空間布業2018年創建的子品牌,摩登野獸在北京、上海兩地軟裝展都有亮相,其中2019年以“盜夢空間”主題展廳亮相北京展,當時推送的公開信息提到招商大獲成功。
到2021年時,摩登野獸再次現身北京展,在產品設計上開始跨界,比如:
推出致敬故宮系列,表達中式韻味;
與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)守護雪豹項目合作紀念款《未至之境》,部分收益將捐贈給該基金會;
后通過官微曬出了新增152家門店的業績。
艾是參展也是比較早的,多個公開渠道里留下了精彩動作的痕跡,比如2019年時,第27屆北京軟裝展,艾是舉辦了行業流行趨勢發布會暨高端全屋墻布定制發布會,當年,艾是明確定位“高端全屋墻布定制開創者”。
到2021年時,艾是再次加碼,投入近500平米的展廳,提出整體軟裝新時尚的概念,把墻布與窗簾新品發布搬到了現場。
無論是上海展,還是北京展,領繡都頗為重視,首次參加北京展的時間應該是2011年,當時帶著獨家研發的無縫刺繡墻布,三個刺繡本引發廣泛關注。
五年后,領繡在北京展上力推軟裝一體化戰略,展廳門頭上已不是原來的領繡刺繡墻布,而是“領繡家居”。
進步無止境,2021年時,領繡推出新品牌菁華,并在一年多時間里開出專賣店400多家,覆蓋主要城市。
這次的北京展上,領繡推出新品類窗簾,墻畫與窗簾軟裝搭配一體,其曬出的參展成績單相當漂亮,截至4月1日,領繡已簽107家經銷商。
近幾年的北京軟裝展,玉蘭家居都是大力參與,每次都有精彩看點,比如2017年時,玉蘭集團就提出軟裝一體化,以墻紙為核心,推出一系列整體家居配套產品,包括布藝面料、窗簾、抱枕、裝飾掛畫、地毯、家具等,實現軟裝一體化的布置。
2018年,玉蘭空間再次演繹軟裝一體化的迭代成果。
2019年,玉蘭打破傳統展示空間布局,采用集裝箱的主題展呈現模式,并重點表現新中式、童話世界、現代輕奢等風格。這一年的北京展上,《2018年中國墻紙墻布行業白皮書》發布,玉蘭家居是參與單位之一。
到2021年時,玉蘭家居繼續投入重量級資源參加北京軟裝展,將多年來研發的不同軟裝產品以融合創新的方式集中展示。
借助2000多件物料搭建出18組情景,既注重產品的抗病毒、防水、防污、抗菌等功能,同時實現軟裝空間設計。
可羅雅在2019年的北京展拿了300多平方米的展館,落地20多款場景巧搭,并呈現精裝修的2.0版本專賣店,發布自然、新中式、輕奢、卡通等一系列新品。
當年,可羅雅請了江一燕代言,并在春節期間登陸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,提升品牌知名度。
2021年時,可羅雅墻布與窗簾雙品類融合,在展會上打出“墻布搭窗簾,就找可羅雅”廣告,備受矚目,并曬出了相當漂亮的參展戰報,4天時間,總簽約123家。
蝶繡對北京展的重視程度不亞于同行,近幾年參展期間,該公司都會通過官微連續通告現場情況,2019年時在展會現場入選經銷商推崇品牌。
2021年的北京展,蝶繡主推墻布成品窗簾一體化方案,并發布給力的招商政策,期間簽約86家合作伙伴。
壁畫企業里,甲殼蟲對北京軟裝展頗為熱衷,多次參加,其參展主線是力推新產品。
比如2017年時,發布《Colorful 繽紛壁畫墻布》,選擇進口蠶絲、亞麻、提花等高端墻布,與壁畫裝飾整合搭配。同時推出《藝術軟硬包》,以花鳥、中式、寫意風格為主;還有主打歐式和新中式風格的《油畫本》。
到2021年時,甲殼蟲在展會上主推新大師系列高端壁畫本,采用繪畫大師手繪手稿,贏得大量好評。
特普麗參加北展的公開信息,可追溯至幾年前,每次展會都會大曬當年的重量級產品。
比如2015年,特普麗首席設計總監博恩·哈根到場,并推出三維空間、維梅爾、柯羅等系列產品。
2018年時的題材依然以新品為主,包括維納斯、PA、PV、印象等墻紙墻布版本,同時在“梁”之后上線“梁又”新中式作品,該系列由知名新中式設計師梁建國創意。
2019年時則聯手星座達人“星座小王子”,發布《星座》系列墻紙。
2021年的展會上,特普麗參與了《2021中國墻飾白皮書》的發布,同時展廳主推的還是原創新品。
時間回到2015年,索弗侖就已參展,當時主要是壁紙與布藝,之后保持對北京展的投入,到2018年時,索弗侖帶著旗下德國、比利時、英國、意大利等國的品牌,以“溫暖時間”為主題亮相,品類已包括壁紙、壁布、布藝等。
2021年,索弗侖升級為軟裝,主推品類又增加了墻飾,其中五大系列壁布,涵蓋獨幅刺繡、高端提花壁布、兒童系列等,官微曬出多組現場簽約照片。
新絲路白璧也是北京展的常客,以2019年為例,當時該公司的核心品類還是無縫墻布,新品涵蓋提花、繡花、水墨印花、山水獨繡等。
版本鑒賞區增加了全新品牌“布景墻布”,以時尚化、年輕態為理念,主打素色簡約風,新絲路布業董事長韓明海現身助陣。
到2021年時,新絲路白璧推出“多彩絲路”系列墻布,借助新產品吸引客戶。
此外,還有德諾壁布、雅菲壁布、布天下、天洋、格萊美、詩畫江南、紅寶石等公司,近五年里均有多次參加軟裝展。
企業昂首向前,銳意進取,而軟裝展提供有效賦能,自然形成了雙贏局面。